熱門關鍵詞: 噴塗設備配套解決方案 塗裝設備厂家 噴塑設備 化工設備 噴塗設備
UV生産線
塑膠UV塗料常見問題
1. 附著力不佳
機理:單液型底漆與UV面漆之間不存在化學交聯,基本上底漆、面漆之間的分子間作用力(包括分子間範德華力和氫鍵作用力),以及底漆和面漆之間的相互溶解,滲透所帶來的物理錨合作用,因此要求底漆和面漆之間的配套。底漆太硬面漆難以咬入, UV面漆溶解力太弱,不能形成良好的層間結合,底漆太軟容易咬底、發花、發霧,同樣面漆太厚,自由基聚合時體積收縮太大對附著力也有影響。
影响附着力的可能原因 :
1、底漆硬度高;塗裝後放置時間太長,幹得太透;鋁粉漆的鋁粉含量偏高或掉粉都是影響層間附著力的重要因素。
2、 UV面漆原因:
樹脂和單體自身的粘附性不高;
配方設計時官能度偏高,造成自由基聚合反應時體積收縮太大(特別是塗膜太厚時體積收縮影響附著力的現象更明顯);
UV固化不徹底,表幹裏不幹,沒有形成足夠長的分子鏈。溶劑偏弱或揮發太快、導致對底漆及塑料底材的二次溶解力不夠。
表面張力太高,不能對底漆充分潤濕和流平,配方設計不合理。
解決方案.
1、調整底漆的硬度,提高底漆烘烤溫度延長烘烤時間。鋁粉含量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使用和UV配套的底漆系統。
2、控制好UV塗膜的體積收縮,調整溶劑的溶解力和揮發速率 ,調整膜厚、引發劑用量和燈功率,重新選擇原材料和調整配方。
2,硬度
硬度的影响因素与解決方案
硬度的定義:塗層的硬度一般是指塗膜表層的鉛筆測試硬度 ,其測試結果主要取決于塗層自身的硬度,同時也與塗膜的韌性和表面滑爽有關。
影響硬度的可能原因::
底漆硬度和塗膜厚度;
所選用主體UV樹脂的結構和官能度,單體官能度越高硬度越高體積收縮越大,厚塗時附著力就差;
配方的最終UV雙鍵固化轉化率要求UV固化時能量不小于800mj/cm2。
塗層中丙稀酸雙鍵的交聯密度大小;
UV線紅外流平溫度和時間、 UV曝光能量以及幹膜厚度。
可行的解決方案:
調整底漆硬度;
調整面漆配方增加交聯密度,但不能太高,以硬度大于H爲好;
增加塗膜厚度 ,控制在30-40um
增加曝光強度,但不宜太高,否則官能團太多,交聯點太多,體積收縮太大,厚塗時附著力調整紅外流平溫度和時間,使UV漆中溶劑在紅外流平時要充分釋放後再進行紫外光固化,但紅外流平溫度過高或時間太長也會造成UV漆咬底漆而降低整個塗層硬度。
3. 针孔和麻点形成的原因与解決方案
外界因素:
環境中灰塵太多;
物件表面沒有處理幹淨 (灰塵、油汙、靜電等)
底漆塗裝工藝缺陷、細度不夠或反粗。
塗裝因素:
配方體系中過濾不幹淨或搭配不合理,體積收縮太大,塗膜的潤濕鋪展性不佳,易形成局部團聚,導致麻點産生;
稀釋劑的溶解力不夠,溶劑揮發後期有不相容物析出;
噴塗粘度過高,一次塗膜太厚引起的針孔,或者是助劑使用不當,底面的微小氣泡上升而沒有破裂。
可行的解決方案:
提高噴塗車間的無塵級別;
對素材除油除蠟 ,用靜電槍除塵;
保證底漆的細度,色漆控制在15微米以下,銀粉漆控制在30微米以下,平衡底漆的膜厚、平整性和遮蓋力;
調整配方的相容性、固化速率和體積收縮,引入大分子量的體積收縮小伸展性較好的樹脂;
控制稀釋劑的溶解力和揮發梯度,做到溶解力、揮發速率和咬底性的三方平衡;
調整助劑的合理搭配,做到潤濕、流平、消泡性能三者平衡。
4. 塗膜泛白
原因與分析
可能原因
1、 光固化涂装环境湿度太高,表干过快,曝光时表面凝结有水份;
底漆線溫度太高,底漆線稀釋劑揮發太快,揮發時水份落在底漆表面而泛白。
解決方案:
1、塗裝環境的濕度盡量控制在不高于80%;應在40%-70%,溫度 20℃-30 ℃
2、降低溶劑的揮發速度,降低塗膜厚度。
5. 手印的形成原因與分析
手印來源于人體的汗液和小分子遷移的結合,主要有以下幾種:
1、 UV塗料固化過程中殘留的小分子丙烯酸酯單體;
2、引發劑分解後産生的小分子;
3、有機矽助劑遷移到表面的作用
4、總體來說人體汗液沒法解決,只能從配方上去想辦法;
單體的選擇很重要,尤其是單官能團單體;注意塗層曝光的固化程度和轉化率;
引發劑的搭配用量合理
選擇表面張力低和耐汙性好的助劑。
6 缩孔的形成原因與分析
1、被塗物表面有油汙或表面有蠟和灰塵,塗裝時局部表面張力過低容易産生縮孔;
2、塗裝時空壓機有油或水混進了油漆中,引起縮孔;
3、塗料的表面張力過高,被塗物的表面能過低在塗裝時也容易引起縮孔;
4、被塗物表面被有機矽汙染或是塗料中使用了過量的短波有機矽油也容易引起縮孔。
解決方案:
檢查空壓機中的油水是否長時間未放;
檢查油水過濾系統是否運轉正常,最好加裝空氣幹燥過濾器;
塗裝前用白電油或IPA清潔被塗物的表面,除去表面油質,蠟和其它汙漬;
塗料的表面張力要盡量調整到和被塗物的表面能接近,塗裝濕潤不好可以用溶劑調整,塗裝以後産生縮孔可以用低表面張力的助劑調整;
表面被有機矽汙染過的物件要特別做好清潔,塗料中使用的助劑要仔細篩選和評估。
7. 不耐水煮的
原因分析
1、塗層偏薄或塗層固化不徹底;
2、配方中選用的主體樹脂或單體含有親水性基團;
3、塗層的交聯密度偏低
4、固化後殘留有小分子
5、底面配套的密著性差。
解決方案:
1、選擇疏水性較好的單體和樹脂;
2、塗層的固化程度和膜厚要控制適當;
3、交聯密度和轉化率越高越好;
4、控制好固化速率,減少小分子的殘留;
5、調整好底面配套的密著性,達到素材和塗層的應力平衡。
8,流平不良
原因分析
稀釋劑溶解力不夠或揮發速率過快;
開油比例偏低,塗裝粘度偏高導致流平不佳;
塗料分子量高或塗裝固含量偏低
配方中使用了短波助劑;
樹脂相容性不良。
解決方案
調整溶解力或揮發速率;
控制好開油比例和塗裝粘度;
配方的分子量和塗裝固含要控制的合理;
短波助劑少用或不用
選擇相容性好的樹脂搭配組合
9.開裂
原因分析
配套底漆幹燥時間不夠;
面漆稀釋劑太強或揮發太慢
曝光能量太高固化收縮率太大;
交聯密度高或轉化率太低;
塗膜太厚或曝光過程的溫度偏高
解決方案:
底漆噴塗後要有足夠的溫度和幹燥時間;
面漆稀釋劑不能太強和揮發太慢;
控制好曝光能量,添加低官能團樹脂及單體調整體積收縮;
降低交聯密度提高轉化率;
控制塗膜厚度和曝光過程的溫度。
10.起皺
罩光后漆膜出现起皺现象主要原因
1、底漆烘烤時間過短,漆膜噴的過厚;
2、底漆幹燥速度太慢;
3、光固化溶解力太強。
解決方案:
1、提高烘烤溫度或者延長烘烤時間,控制漆膜;
2、提高底漆幹燥速度;
3、降低光固化溶解力。
11 流挂:
流挂現象是在噴塗後烘烤均化階段最容易出現的一類弊病,在垂直塗裝中最易流挂,它的形狀像小水珠一樣沿著邊角垂直流淌,形成的表面缺陷。
原因分析:
原漆的粘度太低、工件離噴槍距離太近塗膜過厚,線速度太慢是造成流挂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法:
提高塗裝粘度、增加固含量,提高溶劑揮發速度:調整噴槍距離和出油量、調整線速度、降低塗裝膜厚和烘烤溫度.
更多UV生産線咨詢看:/article/pkdt.html
24小時財富熱線:400-088-0769/18025257959
重新清潔待塗裝的工件和環境、檢查壓縮空氣過濾系統是否正常
更多UV生産線咨詢看:/article/pkdt.html
24小時財富熱線:400-088-0769/18025257959
QQ咨詢
400電話
在線留言
掃一掃